找到相关内容50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对待轮回

    超凡入圣了,虽然后面还要经过漫长的修证,直到圆成佛道。但我们亦不可就此认定轮回的实有。所谓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;又谓诸行无常,生灭法。轮回也是有为法,也是有生灭的,一个相。凡所有相,虚妄。轮回...有生死就有六道轮回,觉后便空空无大千了,那是什么境界?离言绝虑,不是我们凡夫思维能揣度的。   一旦觉悟,就能够了知轮回的虚妄存在。虚妄跟存在摆在一起矛盾不矛盾?不矛盾。虚妄表明轮回没有实体,唯心...

    黄泰

    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21140810125.html
  • 一音五觞谈金刚般若

    卜度进入死胡同。因为佛法靠证悟的,不是分别智乃至形而上智所能诠释的,只有真修实证悟入之后,才能超绝对待,了知空有虚妄。   四、无法究竟般若。说法差不多了,该拆桥了。“若人言说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...般若中道。   二、无住即般若。《金刚经》从头至尾用大量的篇幅和“非—名”句式破相,“凡所有相皆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”。破至最后又说,“莫作念,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2239164.html
  • 拍手惊他不肯飞

    造作,而诸造作,无常,故有相无常。此时当下了解相与观相,虚妄,本自是无,非相亦是非无非有,离言绝句,本来自在。通过这样的观察来试探,禅机自然会显露了。  念佛人此观中,算是落叶归根了。  另外...诗在文字表面上的意思。  有人对这首诗这样评说:“它突出了禅宗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,相疑。”并以大慧宗杲一系提倡看话禅为凭。我个人不大同意这个说法。  中国禅宗修行的核心两个字:禅机。而借禅机开悟大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241307.html
  • 三论宗“于教二谛”

    真实有,所以世间之“有”于凡夫实,名为“世于谛”。而圣人知世间诸法,虚妄不实,毕竟空寂,所以诸法之“空”于圣人实,名为“真于谛”。今空有二义分别对“于”凡圣皆为谛,故名“于二谛”。如《中论...论宗诸师对二谛义的一大新发展,在佛教各宗派都非常重视二谛观的研究,但因各宗诸师对二谛的认识观点不同,所主张的理论也不一样。一般无论大乘还是小乘都主张二谛理,唯有三论宗主张二谛教。提倡二谛教最早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3542653.html
  • 如何认识和学习三论学

    欲令众生悟入无所得之缘起性空。真正体证诸法实相之理。如《金刚经》说:“凡所有相,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。因此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三论思想对“般若”的正观行证。至于说三论没有行证,更是不识三论学说,僧诠、法朗、吉藏皆主张身体力行的,持戒清净,教导弟子众多,成为当时之高僧,众人敬仰,岂能无有行证了。另外,三论思想虽受当时玄学思想之启发,但决非玄学之思想,而是以佛教“般若”思想来破斥那些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446708.html
  • 且恁么过

    入无明黑闇狱中,所有知见,虚妄。闻般若波罗蜜,少得气味,深念萨婆若,我当云何于此六情狱得出,如诸佛圣人。”明白地指陈世情和染执的困缚和虚妄。我们终日困在我见、我思、我爱、我厌的牢狱中,继续不断地... 识得万法虚妄,不受火狱之苦   憨山大师曾开示:“炎炎火宅中,一片清凉地。”这片清凉地虽然就在火焚之处,要能受用本具的无上清凉,却不是易事。虽然知道歇心即菩提,却难作主,只因,自心的百丑千拙。...

    见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247558.html
  • 烦恼与痛苦

    一切事物,妄想所现。试举梦境为例,吾人正在梦中时,不知梦,梦中景物,悲欢离合,一切真。忽然醒来,梦境全失,始知梦中悲欢,一切虚妄。吾人未到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之地,仍依无明妄想,支配人生循环,...给人看见。既是妄想,顾名思义,本无所有,妄想既无,苦从何来?所以佛说众苦全妄想作怪而已,若无妄想,痛苦全无。只因众生迷惑无知,醉生梦死,虚妄造业,虚妄受苦。《楞严经》中佛对阿难说︰“譬如有人,谈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047656.html
  • 理则顿悟

    心就是佛。佛者,不增不减,不青不黄,不长不短,如《金刚经》所云: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透得这些理路,即和佛一般,以理治事,什么事放不下?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,“凡所有相,虚妄。”烦恼是非从何处...理则顿悟 虚云   《楞严经》说笑“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”理者理性,即人人本心,本来平等之性。天台宗的六即,圆教菩萨的行位。一理即,说一切众生有佛性,有佛无佛,性相常住...

    虚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4754172.html
  • 佛家的“空”

    因缘的散灭而消亡。在统一的联系中,事物彼此互为条件,互为因果,相互依存,相互转化。只要变化的,就没有常性,没有实体,“凡所有相,虚妄。”“空”,佛家对这种“缘起”本质的描述。  现代物理学证明,...佛家的“空”  作者:涂世辉   佛教,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给弟子的开示,给众生的教导。  佛教典籍浩如烟海,任取一瓢,难以蠡测。  当年,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澄心,为了什么?开悟得道后又悟到了...

    涂世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4062916.html
  • 再谈《心经》

    世间法,后面说出世间法;前面在因地,后面在果地;前面对众生,后面对宇宙;前者俗谛,后者真谛;前者破分别心、破我相,后者破法相、破菩萨相、破一切相。契合了《金刚经》:“凡所有相,...再谈《心经》  《心经》大乘佛法的高度浓缩,精华中的精华,真的理解其中奥秘绝不容易,真的证到其中境界更是不可思议。以前大德说,不读六百部般若不足以理解《心经》,不读《心经》亦不足以理解六百部般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965823.html